鋼板樁圍堰結構形式的開拓創新
鋼板樁圍堰結構形式的開拓創新
利用鋼板樁作為水上施工的臨時圍堰工程,一般有單排鋼板樁、雙排鋼板樁、格型鋼板樁圍堰等結構形式。在近50年的工程實踐中,我院科技人員始終以環境條件為要素,工程安全、結構合理、造價經濟、方便施工為原則,通過繼承和創新,結合工程研究開發出一個又一個鋼板樁圍堰新技術。如:單排鋼板樁半圓拱形圍堰、大跨度雙排鋼板樁圍堰、單排鋼板樁大直徑圓形圍堰、島式~半島式鋼板樁基坑圍護式圍堰、與塢門、塢墩等主體結構相結合的單排鋼板樁圍堰、與土壩、沉箱、方塊等結構組合的單排鋼板鋼板樁防滲墻圍堰等新型結構。
單排鋼板樁圍堰作為臨時擋水結構,具有構造簡單、投資省、占地小等明顯優點,一般用于擋水高度較小的場合,其外荷載由鋼板樁的抗彎剛度及入土部分的側向抗力來承受,可根據需要采用不同的平面布置形式。1969年上海江南造船廠2號船塢改造工程(萬噸級,有尺度184X24x9.0m),塢口建造首次采用了單排鋼板樁半圓拱形圍堰。
雙排鋼板樁圍堰是由兩排并立的鋼板樁(排距通過計算確定,一般為10~15m)通過上部的連續鋼梁與鋼拉桿連接,內部回填砂土后形成自立的擋水堰體。由鋼板樁入土部分的被動土壓力、中間填料的抗剪力以及鋼板樁的抗彎剛度來共同抵抗外力。一般可采用U型、Z型鋼板樁。適用于水深、浪大、流急的軟土地基以及單排鋼板樁、土壩圍堰不易建造的場合。
雙排鋼板樁圍堰是船塢工程常規的塢口建造方法之一,一般跨度不超過200m。隨著現代化船廠生產綱領的需要,船塢雙座并列的布置形式對塢口的建造提出了新的課題。為統籌安排施工,節省工程造價,在繼承和集成已有設計技術的基礎上,不斷創新,提出大跨度雙排鋼板樁圍堰雙塢口并列建造的設計新技術,并獲得了成功。